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王巍2 于 2024-1-3 11:27 编辑
介绍一个管线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腐蚀问题的案例 某厂蒸发器所使用的氯气采自两个贮罐。一个大贮罐装商品氯,其中不含任何氯化氢,但含有少量溶解水(大约30ppm)。第二个大贮罐装的氯是用氯化氢制得,其中含氯化氢大约3.5%(摩尔百分比),而含水极少(小于5ppm)。两个贮罐及其出口管道都是碳钢制造,因为对这种干燥气体介质,碳钢是耐蚀的。
在设计进蒸发器的管道时,为了方便,只设置了一条总管。两个贮罐的出口管都接在总管上。开工后短短几个月,连接点后面的总管发生严重的腐蚀破坏,大量氯气**。后来用哈氏合金C-276(镍钼铬合金,耐蚀性优良)管替换,其腐蚀率也较大。 分析: 这是管线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腐蚀问题。虽然含微量水的氯气,含少量氯化氢的干燥氯气对碳钢的腐蚀性很小,但是,当氧气,氯化氢气和水汽并存时,腐蚀性**增加。这是因为氯化氢气的存在,使水在氯气中的溶解度降低,露点升高,更容易形成冷凝液。这个腐蚀问题难以从材料方面解决,而改变设计却可以有效而经济地解决。 改进措施:正确的设计是两个贮罐各安装一条出口管线直通蒸发器,不使两种氯气在管道中混合。
类似的例子。某厂一个分馏塔的进料,包括氟代烃,氯化氢气,含有痕量氟化氢,以及氯气。从塔顶出来的氯气和氯化氢通过盐水冷凝器降温。仅仅使用几个星期,冷凝器管子的冷端(盐水入口)从工艺侧发生腐蚀破坏。
原来分馏塔的进气中含有痕量的水(几个ppm),工厂的分析,仪器没有检测出来。氯气,氯化氢气和水汽的共存使露点升高,水在管于温度最低的部位冷凝,形成强腐蚀性介质,造成冷凝器管子腐蚀穿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