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手机微信,扫码同步

用户名登录

用户名,密码登录

搜索
北京广厦

[原创] 电子书材料~渣油加氢装置知识讲座(第八章)

[复制链接]
1.7K |0
阅读字号:

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第八章装置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特性渣油加氢装置是在较高温和高压及临氢条件下操作的,所用原料、产品多为易燃、易爆物质,物料一旦泄漏极有可能自燃,并诱发全装置火灾爆炸事故。本装置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见表1。
表1  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表
  
  
  
名称
组成
常温状态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  极限
火灾危
  
险类别
生产、储存过程中防护要求
1
常压蜡油
重质烃
液体
>120
300380
——
B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耐油手套
2
减压渣油
重质烃
液体
>120
230240
——
B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耐油手套
3
常渣
重质烃
液体
>120
300380
——
B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耐油手套
4
MDEA
CH3-N2
液体
260
——
——
A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耐油手套
5
柴油
C15C24
液体
55
350380
1.5%~4.5
A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耐油手套。
6
石脑油
C7C9
液体
-50
415530
1.4%~7.6
A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安全防护眼镜,戴防苯耐油手套。
7
氢气
H2
气体
-50
550
4.1%~74.1%
甲类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空气中浓度超高时佩戴空气呼吸器,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
8
炼厂干气
C1C4
气体、液化气体
-50
426537
5%~
  
33
A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橡胶手套。
9
氮气
N2
气体
--
--
--
--
加强设备管理防止氮气跑串,进入受限空气作业前分析确保氧含量≥18.5%。
10
硫化氢
H2S
气体
-50
292
4.3%~
  
45.5
甲类
全过程密闭管理、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空气呼吸器,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戴防护眼镜和防化学手套。
11
一氧化碳
CO
气体
-50
610
12.5%~
  
74.2
乙类
密闭生产、储存,现场禁绝烟火,提供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空气呼吸器,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
毒性物质的危害石脑油:吸入能进入肺部并引发肺炎、损害肺部;高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肠胃炎,并引起肝、肾损害。柴油:具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硫化氢:有毒,吸入可引起死亡,接触液体引起冻伤,反复长期接触引起低血压、视觉模糊、头痛、恶心、食欲丧失、体重减轻、共济失调、眼结膜、角膜炎、慢性咳嗽、神经学症状,(包括心理学紊乱)。极高浓度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性死亡。二甲基二硫(DMDS):有毒,皮肤受伤用大量冷水冲洗,或用硼酸水或稀醋酸中和,必要时敷软膏。以上物料职业危害程度分级及工作场所浓度标准见表2
表2    物料职业危害程度分级及车间浓度标准
  
物料名称
  
理化性质
急救处理方法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最高容许浓度mg/m3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
石脑油
低毒
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该物质,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用肥皂和清水清洗皮肤。注意患者保暖并保持安静。
-
300
柴油
低毒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吸入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停止时进行人工呼吸。误服者立即漱口,尽快洗胃,就医。
-
-
-
硫化氢
高毒
皮肤、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吸入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10
-
二甲基二硫(DMDS)
有毒
皮肤受伤用大量冷水冲洗,或用硼酸水或稀醋酸中和,必要时再敷软膏。
-
-
-
装置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布见表3表3  危险有害物质分布表
  
场 所 或 设 备
  
介   质
危     险     性
加氢反应器
油、油气、氢气、  H2S
高温、高压、泄漏时易燃易爆
高压换热器
油、油气、氢气、  H2S
高温、高压、泄漏时易燃易爆
反应进料加热炉
油、油气、氢气、  H2S
高温、噪声、高压、泄漏时易燃易爆
分馏塔进料加热炉
油、油气
高温、噪声、泄漏时易燃易爆
压缩机
氢气、 H2S、烃类气体
高压、噪声、泄漏时易燃易爆
加氢进料泵
减压渣油+VGO+CGO
高压、噪声、易燃
高压贫胺液泵
MDEA溶液
高压、噪声
油气、油
易燃、噪声
热高分气空冷器
油、油气、氢气、  H2S
高压、噪声、泄漏时易燃易爆
汽提塔
H2S、烃类气体
有毒、泄漏时易燃易爆
分馏塔及侧线
油气、油
泄漏时易燃易爆
循环氢脱硫塔
H2S、氢气、胺液
高压、有毒、易燃易爆
干气脱硫塔
H2S、氢气、轻烃、胺液
有毒、易燃易爆
低压空冷器
油气、油
噪声、泄漏时易燃易爆
催化剂装填
粉尘
有毒
硫化剂贮罐系统
DMDS
泄漏时有毒、易燃易爆
职业病危害因素
a、中毒
工业毒物与中毒
一般来说,凡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害作用,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病理变化的物质都叫毒物。毒物对人体的有害作用叫“中毒”。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毒物叫工业毒物。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毒物常以气体、蒸汽、雾、烟或粉尘的形式污染生产环境中的空气,从而对人体产生毒害。
工业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
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个,即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在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是经呼吸道进入,其次是皮肤,而经消化道进入的较小。
防中毒基本措施
1)控制和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物代替有毒物,低毒物代替高毒物。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机械化、密闭化、遥控化和自动化等,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
2)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
3)采用个人防护品。使用各种隔离式氧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等,可使人免遭毒气从呼吸道对人的袭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手套,可使人免遭毒气通过皮肤对人体的危害。
5)健全防毒的管理制度,做好防毒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6)从事有毒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加氢装置主要有毒、害物及防护措施
硫化氢(H2S)
H2S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易溶于水,能燃烧;当浓度达到4.3%~45%时,能爆炸。硫化氢的毒性很强,对人眼、鼻腔、咽喉的粘膜,以及神经系统,都有刺激作用。空气中的硫化氢的含量达到0.05%时,半小时内能使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
硫化氢泄漏事故处理措施
1)泄漏时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防止他人进入有毒危险区;
2)按规定佩戴好空气呼吸器进入泄漏区,查明泄漏源,关闭泄漏有关的阀门;
3)停止装置内附近区域的一切明火;
4)指派专人设立临时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和机动车辆通行;
5)将中毒人员抬到空气新鲜处进行急救,并拨打气防急救电话119和医疗急救电话;
6)当无法控制事态发展,可降温降压,直至按紧急停工处理。
氮气(N2)
氮气无色无味,本身无毒。但当作业环境中氮气增多、含量大于84%,而氧气相对减少,其含量低于16%时,会出现窒息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呼吸困难、胸部压迫感、肢体麻木,甚至失去知觉;严重者可迅速昏迷,出现阵发性痉挛、青紫、疃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等缺氧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因严重缺氧致死。
氮气窒息事故的处理措施
迅速使患者脱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解开领扣,使呼吸通畅,注意保暖。若设备原因一时难以救出,应迅速向设备内输送氧气或空气。患者脱离现场后如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者给氧吸入,并注射兴奋剂。如心脏停止,则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不可中断,要坚持做到心肺复苏成功或肯定已不可能再复苏。有条件者可应用心脏起博器起博,现场抢救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或重症患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氮气窒息的预防措施
1)充盛氮气的容器设备一定要有鲜明的标志,严禁进入。在改动氮气流程时需进行三级流程检查,防止意外发生。
2)须进入氮气置换过的容器、设备检修时,要先经充分排风,测定氧含量在20%以上时并办入容器工作票后方可进入检修。
3)加强管理,定期检查氮气设备、管道是否有松动或破裂,严格操作规程,杜绝氮气跑、漏。
4)发生氮气泄漏,处理时操作工要戴空气呼吸器,工作场所须通风良好。
5)到氮气中毒环境中救人,一定要空气呼吸器或送风式防毒面具,并有专人监护,并拨打气防急救电话119和医疗急救电话请求支援。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的结合能力高2000倍,一氧化碳与其结合后改变了氧气向细胞组织的输送机理。轻度中毒,听觉下降、乏力、失眠、有帕金森氏综合症等症状。严重中毒则头晕、恶心、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心脏功能衰弱、中枢神经严重损伤。
一氧化碳的安全措施
1)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吸入将发生中毒现象,超过一定值时,常常导致死亡,空气中一氧化碳八小时加权平均允许浓度不大于20mg/m3。通常煤气与瓦斯中毒均是CO所造成。
2)一氧化碳非常易燃,其爆炸范围达12.5%~74%,应极其小心地保持远离火源,应当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3)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立即送至空气新鲜场所,让其平静休息,注意保温和保暖,如果发高烧则用水冷却头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联系医院抢救,并拨打气防急救电话119和医疗急救电话116请求支援。
职业中毒的现场急救的组织和准备
(1)出现成批急性中毒病员时,应立即成立临时抢救的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协调和联系等,现场主要领导须组织好并随时向上级汇报。(2)设法快速切断毒源,必要时有权采取非常措施。(3)如中毒现场在室内,立即开启门窗及通风设备,尽快排除毒物。(4)救护人员进入中毒现场,一定要注意自身保护。(5)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通知时应尽可能说清楚是什么毒物中毒、中毒人数、侵入途径和大致病情。
现场抢救方法
(1)首先将病人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呼吸通畅,让病人呼吸新鲜空气,脱去污染衣服,并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和毛发,注意保暖等。(2)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给吸氧和注射兴奋中枢神经的药物。(3)心脏骤停者应立即实行胸外心脏按压术,现场抢救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或重症患者,如昏迷、惊厥、休克、深度青紧等,应立即联系救护车送医院治疗。(4)做好定期健康检查与环境监测。做到时期诊断、及时治疗。
防毒器材
(1)滤盒式防毒面具:分有机烃类、硫化氢两种。
(2)空气呼吸器。
b、噪声
噪声的危害
(1)当噪声作用于人们神经系统时,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导致条件反射异常,使脑血管张力遭到损伤,严重的可引起渗出性出血、脑电图电位改变。这些损害,一般可在24小时内复原,但如果得不到及时复原,将导致永久性病变。
(2)人们长期接触噪声,将导致心跳过速、心率不齐;还可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最终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的发作等。
(3)经常接触噪声,可导致消化液分泌异常、胃收缩减退,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从而导致胃病发病率的增高。
噪声的控制和治理
噪声的控制:控制噪声应从声源—传递—接受者三方面考虑。噪声源由固体、液体或气体的运动形成。减少激发力、隔震或阻尼构件的震动,或改变构件的固有频率,避免共震,均可获得降低机械噪声的效果。对于流体噪声,通过消除紊乱、降低流速、平滑流动以及衰减压力脉动等措施,也可以获得降低液体性噪声的效果。对于现有的机械设备噪声问题,最常用的办法是在传递路径上考虑。比如:在机器上采用隔离罩,在进、排气口或管路中加消声器;对机组进行隔震处理等。
噪声的治理方法
(1)消声:利用消声器来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2)吸声:用吸声材料装饰在室内的墙壁上或吊挂空中,这样吸声体就会将噪声源的反射声能吸收掉,使噪声衰减而降低。(3)隔声:把发声的物体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里,使之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的方法叫隔声。(4)隔震与阻尼。
c、粉尘
加氢装置粉尘情况
170万加氢装置粉尘主要有催化剂粉尘,在密闭生产过程中一般不构成危害,装卸过程中对人体危害较大。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性粉尘对人的最为严重的危害就是可以使人引起尘肺。
1)吸入某些金属粉尘,如吸入铁、钡、锡等粉尘,达到一定量时,可引起粉尘沉着症。
(2)某些有机粉尘如羽毛可引起间质肺炎或外源性过敏肺泡炎;
(3)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
(4)吸入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溶解后吸收,引起中毒表现。
防尘措施
(1)人操作时尽量站在上风处。
(2)带防尘口罩、空气呼吸器等。
(3)易产生粉尘物料及时清理,能负压操作尽量负压操作。
装置内危险性分析见表5 表5  装置内危险性分析表
  序号  
危害类别
发生部位
相应的作业活动
1
瓦斯爆炸
加热炉、燃气管网等
点火作业、清理阻火器等
2
触电
机泵、空冷等带电设备、临时用电、变(配)电间等
擦洗设备、清扫容器、配电间维护等
3
锅炉爆炸
蒸汽发生系统、热水管网
热水及蒸汽发生系统操作
4
容器爆炸
装置各压力容器
工艺、设备操作过程,装置内抢修或检修用火
5
中毒窒息
装置各区域均有可能发生
受限空间作业、设备泄漏
6
起重伤害
装置内各起重作业点
催化剂装填、装置内抢修或检修作业
7
机械伤害
各运转设备附近
搞机泵卫生、日常操作、装置内抢修或检修作业
8
车辆伤害
各机动车行驶道路
物质运输、装置内抢修或检修作业
9
灼烫
各高温部分
日常操作、加热炉点火
10
高处坠落
装置内2米以上无可靠保护点
日常操作、装置内抢修或检修作业
11
噪音
泵区、压缩机区
日常操作、C101开停机蒸汽放空
12
粉尘
反应器上、下部
反应器装卸剂

 

发表于 2017-6-10 21:40:39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及信息存储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注意甄别主题及回复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内容及翻译仅供参考

当前内容由会员用户名 LQ198619 发布!权益归其或其声明的所有人所有 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

本主题及回复中的网友及版主依个人意愿的点评互动、推荐、评分等,均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或确认其权益归属,

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联系我站举证删除,我站在线客服信息service@hcbbs.com 电话188-4091-1640 

【发主题】高级


          特别提示:

          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内容存储服务。

         禁止发布上传, 包括但不限于:不能公开传播或无传播权的出版物、无传播权的在行标准规范、涉密内容等
          不听劝告后果自负!造成平台或第三方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请遵守国家法规;不要散播涉爆类、涉黄毒赌类、涉及宗教、政治议题、谣言负面等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Deutsch 한국 사람 بالعربية TÜRKÇE português คนไทย Français Español العربية Persian

联系

0411-88254066

18840911640

(工作时间09:00-17:00)

其它时间请联【微信客服】

或 电子信箱信箱

service@hcbbs.com

微信群

先加微信

再说要入何种专业群

拉你入群  勿发广告

100多个海川专业微信群

还有QQ大群:7990017
申请时注明你的QQ号


 

关于我们  -  隐私协议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   -  个人会员  -   主题竞价   -   专家智库  -  服务市场    -  APP和微信   -  分类信息   -     -  在线计算  -  单位换算


不良信息举报 0411-88254066  举报中心       在线客服#微信号:  18840911640    电子信箱   service@hcbbs.com   【QQ客服】3153267246   


海川化工论坛网(hcbbs) @Discuz! X3  加载0.048505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 网站统计 | 


辽公安备21100302203002号  | 辽ICP备17009251号  |  辽B2证-2017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