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千万化工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什么是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标准成本就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间接费用是预计的,而且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预计的数字来计算的。 标准成本是为管理需要设定的一种成本,不单是一种报税需要的成本。其目的在于: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 信息。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标准成本的构成我们知道,通常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 材料成本:直接构成成品的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原材料的成本累计。 2. 人工成本:直接参与制造过程的人员工资的累计。 3. 制造费用:分摊制造过程中的间接或直接费用(比如:机器设备折旧费用、水电煤气、厂房租金等等)。 4. 加工费用:如果有外协加工,还有委外加工的费用累计 标准成本的计算需要哪些数据准备
ü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 物料清单是反映物料组成的机构化说明文件,一般会包含物料编码、数量、计量单位、比例关系(父子件)。物料清单是MPS、MRP的计算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先后顺序。 物料清单是分层级的,这个视企业管理需要,一般是成品-半成品-原材料这样一个逻辑结构,多层物料清单(Multilevel BOMs)可以逐级展开。在成本计算过程种,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逐层上卷计算。通过成本上卷我们就可以分析每个生产层次的附加价值(Value Added)了。 ü 工作中心(Work Center) 在ERP中工作中心是一种抽象的组织机构,它可以是一台设备,也一时一个班组或者一条产线乃至一个车间,工艺路线中的每一道工序(Operation)都必须指向一个工作中心。 工作中心在ERP的物流(Logistics)管理中很重要,和它相关的功能很多,比如生产进度安排(Scheduling),产能计划(CapacityPlanning) 等等。对于产品成本计算来说,工作中心是计算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基础。工作中心中定义了和产品制造成本相关的公式,比如机器生产准备时间(Setup)和批次有关而和批量大小无关,而生产机时或工时则和批量大小成正比,等等。 ü 工艺路线(Routing) 工艺路线描述了产品加工的先后顺序,工序之间的彼此关系。比如如工序10,工序20等 等。除此之外,工艺路线中还包含了每一道工序在哪个工作中心中执行,需要哪些材料部件以及其他一些和计算生产期,产能和生产成本相关的技术信息。比如覆膜的工艺路线就是:工艺准备→安装塑料薄膜滚筒→涂布粘合剂→烘干→设定工艺参数(烘道温度和热压温度、压力、速度)→试覆膜→抽样检测→正式覆膜→复卷或定型分割等 系统使用工作中心中定义的公式和工艺路线中的标准值就可以计算标准的作业耗用量。随后根据成本中心会计中计算出来的作业价格,系统就可以计算出标准的制造成本。 ü 成本中心和作业(Activity) 成本中心是ERP系统中归集和控制成本的组织机构。任何一个工作中心,都必须明确地隶属于一个成本中心。比如覆膜加工工作中心WC01为例,WC01隶属于成本中心CC01。事实上几个工作中心可以同时属于一个成本中心,在实际中工作中心和成本中心的隶属关系通常应遵循能明确成本控制责任和方便成本核算的原则。 ü 物料主数据(Material Master Record) 物料主记录包含了管理一个物料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对于产品成本计 算,ERP系统主要从物料主记录中获取外购材料的标准价格和缺省生产批量。(注:其他还有一些相关参数,本文不作赘述)。 除了物料主数据外,系统还可以从供应商信息记录中获取材料价格。采购信息记录包含了从某个供应商处购买某件商品的信息,比如和供应商之间签定的价格条款。使用采购信息记录具有一些好处,比如该记录中包括运输成本,如运费,关税,和保费,这样可以更好地估算实际材料价格。另外采购信息记录可以更好的估算转包和外协加工商品的成本。但是使用采购信息记录必然涉及到供应商选择的问题,相对物料主记录来说就较为复杂。物料主记录除了提供产品成本计算所需信息外,在成本计算完成后,标准成本还会保存在主记录中。 这也说明了,企业启用标准成本之前需要做好管理的梳理,保证这些数据来源的准确和规范,否则标准成本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提升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