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千万化工人行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根据1970年美国年职业安全卫生法,雇主有责任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充分的工作安全培训能极大降低工作场所事故发生的风险。对员工进行工作安全培训是一项有回报的投资,能减少事故,减少赔偿金,降低保险费而且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组织培训是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之一,作为安监人员,别光自己干,关键是培训一批懂安全的干部员工,别忘记了,企业事故问责首先是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安监部门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培训。 【培训管理主要依据】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 / T 33000-2016),这是最新的规定,由行业标准上升到国家标准了,2017年4月1日执行。 1.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培训。培训大纲,内容,时间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内容。 企业应明确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保证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资源。 企业应如实记录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建立安全教育增训档案和从业人员个人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2人员教育培训 2.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与能力。 企业应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正确施行岗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职责的知识与能力。 法律法规要求考核其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与能力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 2.2从业人员 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满足岗位要求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职业危害防护技能,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方法,了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并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复训考核。 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应上岗作业。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企业应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企业的新入厂(矿)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学时和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企业应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进行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培训。 从事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 企业专职应急救援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应急救援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定期参加复训。 其他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和内容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2.3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进入企业从事服务和作业活动的承包商,供应商的从业人员和接收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实x i生,进行入厂(矿)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 外来人员进人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保存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外来人员人厂(矿)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因素,所从事作业的安全要求,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 企业应对进人企业检查,参观,学习等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险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知识等。 培训内容可参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的以下规定: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具有与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四)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 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