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湿法氧化法脱硫,其运行效果、稳定性控制受多方因素影响,以下是个人总结的注意要点,供大家参考。 1. 脱硫液的pH值:只要满足气体净化指标,尽量低限控制,以工况稳定,副盐减少,塔阻稳定,溶液有一定的控制缓冲能力为前提。不宜控制多高,pH多高脱硫副反应加剧,会导致副盐大量产生。且多高的pH会导致碱的浪费。 2. 溶液循环量:适当提高循环量对于防止填料干区、保证气液充分接触有好处。低药剂含量、高循环量,减少脱硫液的组分质量,考虑综合效益。溶液循环量偏低容易导致堵塔。 3. 操作温度:低温对吸收有利,高温对再生有利、对副盐分解有利。要综合化验数据及再生浮选情况,验证调整,氨法按35°~38°的温度控制作为参考,碱法脱硫按38~42℃的温度控制作为参考。 4. 再生:满足催化剂再生、析硫和浮选的三重要求,控制保持泡沫层稳定,泡沫连续溢流为主,并兼顾悬浮硫及副盐数据变化。再生是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5. 副盐:由于积累会降低溶液有效组分的浓度,超过数据指标,就需外排。温度、pH值、药剂、煤气原料、设备匹配、工艺节点等息息相关,严格的管理和及时发现调整,是对现场的考验。 6. 气源控制:多数对原料气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系统问题频发,清洁的原料气源对脱硫稳定运行帮助极大。 7. 硫平衡:硫平衡问题是所有人都清楚的问题,一旦失衡对系统稳定破坏极大,最为重要的是堵塔,但往往由于其他方面的考虑,使得硫平衡不能完全做到,需要上下重点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