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次以立法条文的形式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列入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也因此国内逐渐出现了各类形形色色的以提供安全生产培训为业务的机构。 这些机构的培训师要么三、五个人,要么两三个人,甚至有的就一个人,说自己有培训师几十上百人的,基本是看你不懂唬你呢,那些培训师具体是谁家的还不一定呢,也许是签约来的,同时还挂在别的机构,也许是朋友帮忙,记个名充充门面。 就是这样一群人在支撑着中国的第三方安全培训,分割着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的市场。 在《安全生产法》中条文强调的是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但首先我们在这里要提出一个问题,教育和培训是一回事儿吗?
1、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安全生产教育?什么又是安全生产培训?
《周国平论教育》中提出“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就在于让人成为人性意义上的正真的人,并幸福地生活着”。 叔本华在《论教育》的篇章中明确指出教育不应该是“通过阅读,授课等手段强行把概念塞入我们的脑袋”,应该培养“孩子观察,发展,思考的能力”。 通过两人对教育的阐述其实已经很清楚了,“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很复杂甚至是没有具体可标准化的模版来执行的事情,教育需因人而异,教育应直指人性,从人一生下来就应该已经开始了。 那么提出“安全生产教育”这一说法,合理吗?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企业也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做不到?这其中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只有一少部分人进入了生产制造等领域,而且还是在至少是成年后,所以从时间的维度上来讲,企业能做的,也仅仅是安全生产培训,但远实现不了安全生产教育,而这种安全生产培训也仅仅是填鸭式的培训,应付监督的培训,成为安全生产知识的传声筒,甚至是培训错误的知识的也大有人在。 为什么会培训错误的安全生产知识,而不是正确的? 正常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故意培训错误的安全生产知识,除非是培训的人有问题。 - 专业能力不足?
- 经验与培训课程不匹配?
- 安全生产培训教材过期,未及时更新?
- 做事态度缺乏严谨性,纰漏百出?
- 没时间制作安全生产培训教材?
- 或者压根这块要培训的内容对ehs岗位人员来说也是盲点?
......
你认为哪个是问题的答案,放在每一个企业里事实上答案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我们说,所有存在问题的问题,一定是人的问题;所有非预期的不良结果,一定是管理不到位的结果。 2、关于安全生产培训大家都清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四至十六条”不是有“三级安全培训”要求吗,按要求做就可以了,会缺少什么呢?
但“三级安全培训”在执行和监管的过程中,究竟是在落实安全生产培训呢,还是在力求为自己免责?
我认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高估了很多企业一线的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的能力,比如十五条车间级培训第一项中的“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的培训要求,本来危险因素的识别这是安全管理的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因为识别不出危险,自然也就无所谓对危险的控制,结果就是员工、设备一直暴露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发生事故只是在等一个轨迹交叉的时间点。
而恰恰就是危险因素识别并合理管控这一点,真正能做明白的安全从业人员或者企业的占比能有多少,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那剩下的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如何去落实这一条?
所以问题出在哪里?还是人的问题,是一批安全从业人员履职能力的问题。
国家推出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制度,但一样不出意外的是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同样沦为了应试考试,不管国家推出注安的初衷是如何的,被应试的现实毋庸置疑。
应试引发的结果是,似乎每年都有数万的新持证人员补充到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队伍中,但这个证书又被广大从业人员几度吐槽,形同虚设。
不可否认吐槽的一部份人纯粹是冲着挂证去的,在他们看来跟一建、消防一比,这个证书简直就是渣渣,不名一文。
也有很多人持证但不从业,当会计的都能弄一个,这的确让真正从事安全管理的人汗颜。
但实际上持证又不代表持证人拥有从业的能力,别的不说单就安全生产培训的能力,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中就无从体现。有的人会说,我都是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了,我还没有安全生产培训的能力,那谁还有资格有?
没错,你还真不一定有,因为事实上你并没有认真研究过安全生产培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同样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师培训,你所拥有的一部份是天份,一部份是野路子来的。
安全生产培训不是照本宣科,不是安全知识的传声筒,也不需要一定要有个人在那照着PPT给大家念。而现在很多的安全培训就是这么做的,自己都没给自己讲明白,为了完成任务就要去给员工讲,给企业的管理层讲,这讲的明白吗!
包括现在很多吃安全培训师这碗饭的,动不动就说自己能讲十几们课。
这个课程能讲吗?能! 那个课程能讲吗?能!
我实在是怀疑他说“能”这个字时的勇气,要么就是认知偏低,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几无门槛稍有点认识就开班授课,自称专家,要么就是拿企业当试验田,这次不行下次补上。
说到这我想分享一个观点,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随便给一个灵魂添加肉体,也不是每一个从事安全管理的,都有资格当别人的安全培训师。
3、而从国家立法层面来看,这种专业安全生产培训大部分的任务又恰恰落在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身上,尽管法规中也明确写明了,不具有安全生产培训能力的企业,可以借助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但企业会承认自己不具有安全生产培训能力吗?企业是招聘了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换句话说在这块企业认为,它已经是花了钱的,它不会真的在乎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具有安全培训能力,而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又没有持续的保持学习能力,及时补齐自己的这部分短板。
国家或企业以为你(安全管理人员)有安全生产培训的能力,你也以为你有,但事实上又的确没有,这就比较尴尬了!
国家既推出了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又要求企业进行必须的安全生产培训,不管有没有擅长安全生产培训的人员,企业有落实安全生产培训的主体责任,企业都要来落实。既然国家有几百万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又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是不是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定位有问题?
如果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以有力、有效的推动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培训,通过企业内部自身造血,培养更多的安全专业人才,每个企业的安全文化都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怎么去,明确各阶段的管理任务还会呈现“监管推一推,企业动一动”这样的局面吗?
监管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执牛耳者,是整个安全生产工作的倒退,不但企业失去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也失去了基本的行业自律。
但话又说回来了,企业没这个能力,作为娘家的行业协会,和总归是一条船(出了事都有连带责任)上的监管部门又实实在在的帮助企业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呢?
不知柴米油盐则不当家,不知每一家企业安全管理实际,一味的拿监管标准来卡企业,能卡出个什么安全生产现状呢,一切不以落地为目的的监管,都是行政作秀,无作为!
企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消,这就是安全生产培训的现状。
教育讲究因材施教,管理讲究因才定岗,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应多样化,避免一刀切、图省事,一张考核表监管所有企业,在制定“规则”的阶段,应让不同层级的企业真正的参与进去,大公司的有大公司的考量,小公司的有小公司的难处。一味的“抓大放小”,不符合实事求是。 4、回过头我们再来看下这个问题,我们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到底缺少什么?
缺真正懂安全生产培训的人才。
也许很多人还会提出另一些答案,比如缺少大环境比如国家层面的支持、缺少企业资金支持、缺少标准化专业化的安全生产培训教材、缺少企业高层以及企业负责人的支持、缺少各部门的配合.....
但这一切最终体现的几乎都是安全管理能力问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有资金的支持,并不代表就一定能保证不出事故,因为事故金字塔模型早就告诉我们,事故的发生带有它的偶然性,也带有必然性。
企业各部门或者是高层以及企业负责人的不支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安全管理人员的向上或者横向管理能力有问题,很多时候非借力而不能为之,但往往是我们看的见别人身上的毛病,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
企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安全的保驾护航,没有谁能真正做到遍体鳞伤,还可以继续在市场化的竞争中持续冲锋,如入无我。
职业是看钱说话的,即便是在“安全第一”的高尚外表下,它还是一个职业,是职业,从业的人员就要面临同等的来自社会、家庭、社交的生存竞争,要不然为什么很多“园丁”们纷纷补课赚快钱呢,是因为教育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使有能者而不居之,导致从业人员参次不齐,爆出很多本不该属于他们的消息。
安全生产管理这个职业也是一样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一个救工人于工伤,扶企业于事故的职业,为何薪资屡屡低于同等级岗位的其它岗位,为何每每问责的时候企业才知道自己公司还有这样一个岗位。
需要职业反思的同时,从业人员一样也应该反思,要求提高职业待遇的同时,从业人员一样也应加强专业自律,提升综合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即便企业是一块生锈的铁,如果你是个合格的“铁匠”,一样可以因“材”而实施合适的管理,交出合格的职业答卷。祝,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