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五千万化工人社群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讲故事”通常被用来形容寻找风险投资,通过讲述一个美好的故事,希望一只风险投资家这只大鸟落在他的肩膀上。一个好的故事,就是值得讲且人们都喜欢听的东西,通过讲好你的故事,成为一个可以影响他人的人。作家莫言,用他的故事,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许多创业者、IT大咖们,通过讲故事,赢得了他们的第一笔投资基金。 在安全上,有很多故事,也有很多事故,讲安全故事的人不多,听安全故事的人也很少。但是,人们似乎更愿意看、听、谈安全的事故,血淋淋的事故,就像鲁迅小说《药》中描述的那样: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到最后,老栓拿了带血的馒头也没有救下小栓的命。其实,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顽疾、慢性病,就像小栓的病一样,靠吃“带血的馒头”(案例警示)恐怕是难以速效医治。
随着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问责”的落实,安全问题确实成为了很多人的心病,人们不是害怕出事故,而是害怕出了事故后的层层问责。《红楼梦》中说“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安全问题,还需要讲好安全的故事。那么,什么样的故事是一个安全的故事。我想,一个安全的故事,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美好。我们说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安全的愿景,去勾勒出我们未来的安全状态是什么样的,我们在安全工作中的追求是什么。它是一个美好的企盼。在企业中,它可以描述为“0”,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零职业病,等等。 安全的故事是一个美好的故事,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故事,它就像一杯“心灵鸡汤”一样,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给我们的行动指引方向。例如:Dow公司“Drive to Zero”的故事。 二、可实践。我们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实践中会不断的总结和提炼成功的做法和失败的经验(当然也有不总结的)。其实,在很多企业中,都有一些经过实践检验过多好的做法,我们称之为最佳实践。作为一种最佳实践,我们往往不能看到其表面文章,需要看其表面背后蕴藏的安全管理文化。否则的话,即使我们去引进来,也可能只是模仿,不得要领,一个好的最佳实践演变成形式主义。举个例子: 领导承诺是一个最佳实践。但是,如果说我们只是照搬了企业领导承诺所形成的可视化记录文件,而不清楚为什么会有领导承诺,领导承诺的由来,恐怕领导承诺最终的执行只是一些承诺文件罢了。如果我们用安全故事的形式表述的话,这就是领导承诺实践的故事没有讲好、听好、学好和用好。 三、能够分享。安全的故事需要与他人分享。在管理的范畴里,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等管理分支中没有所谓生物学中的“生殖隔离”,而是“万物道相通”,一脉相承。一个能够医治好“质量问题”的管理工具,也许也适用于医治安全管理中的“问题”。A企业中的安全管理最佳实践也可以推广到B企业中去应用。从管理要素的角度上看,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财务、时间、人员等都受限于企业当前的水平,安全上能够获取到的资源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如果缺少资源支持,能够把安全工作做好,确实很困难。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资源共享,抱团取暖。如果我们不懂得资源共享,每个人可能得到的只是自己的那一部分,如果我们学会了共享,我们每个人得到的就是整个团体的智慧。《孟子·梁惠王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不若与人。”“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不若与众。” 我们每天都在讲故事,有时候需要讲一些有关安全的故事,虽然感觉自己就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但是,为了安全,这样的故事还是要天天讲下去。因为,没有了安全故事可讲,能讲的可能只有事故了。 至于安全故事怎么讲,讲给谁听,你需要一个会讲安全故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