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私企,确实福利待遇各方面都不及别人外企或者国企。
我所在的私企,工作了15年了。只要你不提涨工资,它是永远都不会给你涨工资的。并没有什么工龄工资一说,社保公积金都是最低档那些肯定不说了吧。公积金是公务员的1/8左右
而且15年了。业绩逐年下滑。从未上涨,所以一些福利还是15年前的。(那些福利,就算在15年前,还是远远远远比不上外企国企)
最近,为了有所突破,建了一个新厂,当然一半以上都是贷款建的。而且还是建了几栋,然后把这几栋抵押出去再贷款再建。这样凑合着,3年了才把厂房建起来。
在一个化工园区内,新环境,新起点,一切看起来很美好。
隔壁一个上市公司,当时我们先建,后来他一年后投产了,我们还没建好一半,还没投产。
隔壁一个日资公司,听说员工上下班距离远了,自己开车的话油费补贴500一个月,也配套专职旅游大巴接送员工,你可以坐大巴也可以自己开车。
隔壁一个某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还是我们先建,他后建,一年半之后投产了,我们还在建。后来这个公司每天的货车络绎不绝,员工大概有200人左右,但是听说有两个外包的饭堂,吃饭免费,水果免费,那些就不说了,还有早餐夜宵。跟我们公司占地面积差不多,单单种了几棵大树就用了百万,还养鲤鱼池,一条应该也有上万那种(我这里都是草皮,连棵树都看不到)。就算是送货司机也可以在饭堂吃饭,15块钱一餐比家里的菜还要丰富。而且听说还一口气买了这个镇中心,保利的10套房子给公司员工住(估计是中高层住的)
然后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新公司离原来的旧公司大概1个小时车程,不堵车的情况下,基本上每天下班都会堵车,大概1.2-1.5小时车程。
也就是说去新厂上班,比原来每天要多近2个小时
一开始给租了一台小巴车接送我们上下班(那悬挂,癫得能把你的内脏震内伤,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减速带,人飞起来10公分高。)
后来嫌贵,然后买了三辆电车让我们自己开车上下班。(其中一辆是9座,承载式悬挂,跟上面那个小巴车一样,你懂得)
补贴来了。只有上三班倒的那个开车的司机,才有补贴,每天10块钱!其他上白班的,其他坐车的没有补贴。也就是说每天比原来多上班2个小时,却什么都没有)
既然都买了专车给我们上下班了,那宿舍自然是没有的,自己在附近租房子住没有补贴。
然后吃的都挺“好”,15块钱的盒饭,吃着吃着就习惯了,你不吃也得吃。
另外说一下建造质量,一开始建造的时候,领导都说是更规范,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比旧厂更好。
我是不知道旧厂建造是什么样子,我只是知道,土建方面,原来建旧厂的人,现在也是负责建新厂,一个70多岁的老人,除了一本建规,其他都不看,而且建规里面只看土建部分,电气给排水消防其他等等都不管,不想吐槽太多。从选择设计院开始,都是奔着“便宜”“性价比”去的,选择了小设计院,而不是选大设计院,而且是讨价还价式的。负责工艺的,从找设计院开始,大设计院要我们提供基本工艺参数,然后呢负责工艺的领导说要那些干嘛呢,我做了几十年了,就这样管径是多少多少,选什么泵就行了,流量等于流速*截面积,还考虑什么管损?这些大设计院就是食古不化,又贵。不像小设计院,你说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听话。小的设计院只负责给图,远程,什么到现场服务,什么送3D,都是一坨shi。甲方那个负责土建的,一个星期来半天开个会了解一下进度,其他扔给监理。
ps:其实我挺同情这个小设计院的,这个小项目,来来去去拖了足足3年,才150万的合同。还有更同情监理,一个项目才100万监理费,拖了3年还没建完,不过想到监理肯定不会明面上这些费用,潜规则跟施工方那些事情,就不说了,我也不太了解,但觉得肯定有。
设备安装单位,也是奔着“便宜”二字去的。这个领导说:我十几年前认识那个某某某,不知道现在还做没,哦还在做工程,我问一下,他价格比较便宜,给他吧,他以前烧焊挺强的。结果接了工程,老板不见人,扔下几个工人在现场。然后呢,储罐制造,为了便宜,甲方买材料,乙方安装,从不打坡口,说我做了十几年了,储罐不会漏的,而且也没压力。一拍片,100%不合格。储罐全部做好了,也不能重做吧?然后就扣一点点工程费算啦。反正试水不会漏的。不了了之。
只是吐槽一下,偶尔也要释放一下心里的怨气。
没办法,谁叫咱们是牛马,谁叫咱们没有竞争力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