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化工论坛
标题: 【JST-074】容器,换热器技术讨论一对一办公室 [打印本页]
作者: 飞天雪 时间: 2012-2-22 17:43
标题: 【JST-074】容器,换热器技术讨论一对一办公室
本帖最后由 萤火虫 于 2015-4-10 08:51 编辑
希望与各位海友共同学习,互相进步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12:00-13:30
其它时间:也有可能在,可以通过QQ:958471176联系我
专业方向:容器、换热器的设计常见问题、结构设计,强度计算问题可以互相交流
说明:互相学习为主,最好是实际设计中的问题相互探讨,生产现场的问题也希望多多交流
版主提示:本帖专为技术贴:飞天雪与海友一对一讨论设置,请其他海友尽量不要参与讨论,如有异议请到容器及存储设备交流区发新帖讨论,谢谢合作!)
笨笨旋
作者: 寒春 时间: 2012-3-7 11:23
盐酸的深度解析,解析塔怎么设计
作者: 飞天雪 时间: 2012-3-7 11:53
你的问题太大了点,能不能具体点,我现在还不清楚你所说的设计是怎么一回事,是工艺计算内的,还是设备结构之类的。
请最好具体点。
作者: 寒春 时间: 2012-3-7 14:39
本帖最后由 yuchenchf 于 2012-4-4 09:11 编辑
飞天雪 发表于 2012-3-7 11:53
你的问题太大了点,能不能具体点,我现在还不清楚你所说的设计是怎么一回事,是工艺计算内的,还是设备结构 ...
填料吸收跟降膜吸收哪个效果好(吸收氯化氢)
(版主提示:答案参考6楼)
作者: 寒春 时间: 2012-3-7 14:40
还有盐酸深度解析中精馏塔怎么设计
作者: 飞天雪 时间: 2012-3-7 18:05
寒春 发表于 2012-3-7 14:39
填料吸收跟降膜吸收哪个效果好(吸收氯化氢)
这个问题主要是工艺问题,也就是设备前期的计算,主要是工艺核算方面,设备选型(如设备直径的确定、高度的确定),工艺过程与方式(如填料高度、填料类型等);
这块我不怎么了解,所以不敢乱语;
希望将这个问题发在工艺板块或者塔设备板块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
如果在计算设备过程中遇到强度或内部其它一些结构设计的问题可以相互探讨一下。
作者: 寒春 时间: 2012-3-8 09:39
飞天雪 发表于 2012-3-7 18:05
这个问题主要是工艺问题,也就是设备前期的计算,主要是工艺核算方面,设备选型(如设备直径的确定、高度 ...
好的 还是非常感谢你啊
作者: zzh030972 时间: 2012-3-29 22:08
本帖最后由 yuchenchf 于 2012-4-4 09:11 编辑
在换热器铭牌上标注的面积,与按照管子计算的面积(按照公式抛出了伸进管板部分)有稍微的差别,另外与换热器系列中列出的面积有时也有差别(这个是不是类似于公称直径啊),我之前发过这个帖子,别人也简单恢复了一下,但不是很明确,请给予一个明确的说法,谢谢。
(版主提示:答案参考9楼)
作者: 飞天雪 时间: 2012-3-30 08:18
一般的换热器铭牌上标注的面积应该与实际图纸的面积一样的,这与实际设计人员考虑的因素有关;
换热器系列中列出的面积是一个参考面积,并不代表具体的换热器面积,由于换热器的面积与管板的厚度有关,也与具体的结构形式有关的;
比如说:对于釡式U形管换热器,在具体计算的时候,弯管部分的面积也应计算在内的,这部分面积也参与了热量交换的;有的设计人员将这部分换热面积未计入,这与实际是不相符的。而在普通的U形管换热器里是不计入弯管部分的面积的;
因此,对于具体的换热器面积应具体对待,主要应看设计图纸。
作者: ylx0611 时间: 2012-3-30 09:30
本帖最后由 yuchenchf 于 2012-4-4 09:12 编辑
老师,问下有关换热器外压校核问题,谢谢解答!
1、是不是每台的换热器计算的时候都要进行外压校核?
2、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外压校核?
3、比如现设计条件:壳程0.8MPa,250°,管程-0.1MPa,100°,Q245R,正常输入换热器数据壳0.8,管-0.1,现在是需要壳-0.1,管-0.1校核吗?(一个老同事说管壳相同,相抵消不需要了,没弄明白)
4、另外立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下管板在SW6计算校核中是不是已经考虑了换热管及承受介质的重量了?上下管板又有什么不同呢??
(版主提示:答案参考13楼)
作者: 肉圆PK饺子 时间: 2012-3-30 09:38
寒春 发表于 2012-3-7 14:40
还有盐酸深度解析中精馏塔怎么设计
盐酸解析不一定需要用到解析塔的,只需要有个提溜段就OK了,不需要精馏部分,那样投资成本会比较高。
作者: ljmletter 时间: 2012-3-30 10:32
本帖最后由 yuchenchf 于 2012-4-4 09:12 编辑
一、一台塔设备高三十多米,工艺要求用耳式支座,但如果没有裙座的话塔设备模块中无法计算,用立式容器模块计算又考虑不到风载荷的影响,此时该怎么办?
二、填料塔在计算时,考虑到了填料的重量,但现在有一台塔设备,每段填料上方都有分布器,还很重,而模块中又没有位置填写这部分的重量,如果真不写,估计载荷有问题,是不是要把分布器的重量折算一下,加入到填料的重量中去?
三、GB151中只考虑了固定管板换热器两鞍座间距,因为这是有两管箱对称分布的情况,但是如果是U形管换热器,只有一头有管箱,如果再按照固定管板的情况计算鞍座间距,岂不是重心的位置偏了,我感觉不应该再按照固定管板的情况计算间距了吧?
以上三个问题是我最近设计时碰到的,请专家百忙中为我解惑,感激不尽!
(版主提示:答案参考14楼)
作者: 飞天雪 时间: 2012-3-30 10:45
ylx0611 发表于 2012-3-30 09:30
老师,问下有关换热器外压校核问题,谢谢解答!
1、是不是每台的换热器计算的时候都要进行外压校核?
2、 ...
答复如下:
1. 并不是每台换热器都要进行外压校核的;
2. 只有存在外压时才进行外压校核;
3.如果你的管程存在正压和负压的情况,那么就要分别按正压和负压进行计算了;尤其在开孔补强计算时要考虑,有时正压计算合格,负压未必合格的;
4. 对于立式换热器来说,上下管板的计算主要与换热器的支撑方式有关,对于使用耳座支撑的换热器来说,上下管板的计算是一样的,换热器管束重量及介质重量主要有耳座支撑了;但对于裙座支撑的换热器来说(这种方式实际应用中不多),由于支撑情况的改变,导致整个管束重量及上管箱重量都有下管箱的设备法兰来承担,那么下管箱的法兰计算就要考虑整个管束的轴向载荷了,这个法兰力矩又传递给下管板,对于固定管板兼做法兰的情况就要考虑法兰力矩的影响了;此时下管板的计算与上管板是不一样的。
作者: 飞天雪 时间: 2012-3-30 11:10
ljmletter 发表于 2012-3-30 10:32
一、一台塔设备高三十多米,工艺要求用耳式支座,但如果没有裙座的话塔设备模块中无法计算,用立式容 ...
答复如下:
一、既然工艺要求使用耳式支座,那么耳座的高度和支撑如何布置?是不是靠支架固定,如果有框架且框架较高的话,就按框架内塔器进行计算了,此时风载荷的影响可以按照JB/T4712.3-2007对耳式支座进行承受载荷计算,其支座的许用弯矩按JB/T4712.3-2007附录B查找;
二、对于分布器很重的部件来说,可以考虑塔盘模式进行当量核算,此时塔盘上可以增加液位高度按当量重量进行计算;
三、对于是U形管换热器的鞍座设置可以参照固定管板的鞍座进行布置,对具体设备就要具体对待了,鞍座的布置往往受到壳程接管和设备法兰的影响,在壳程侧靠后了;但对于釜式重沸器就应当区别对待了,由于换热器有最小厚度的限制,一般刚度都是满足要求的,不存在稳定问题的。间距的确定主要考虑使鞍座受载均衡即可
作者: jinboldin 时间: 2012-3-30 13:05
本帖最后由 yuchenchf 于 2012-4-4 09:13 编辑
150.4关于 NDT 开孔的问题!和150-98的对比 望指点一下?
98:不管需不需要补强,就按开孔1.5倍。150-2011中分需要补强和不需要补强(150.3.6)?。主要我从事NDT。现在是需要检测的部位。请指教!或者举个例子!
(版主提示:答案参考16楼)
作者: 飞天雪 时间: 2012-3-30 13:51
jinboldin 发表于 2012-3-30 13:05
150.4关于 NDT 开孔的问题!和150-98的对比 望指点一下?
98:不管需不需要补强,就按开孔1.5倍。150-2011 ...
回复如下:
GB150.3-2011第6.1.4明确说了“容器上的开孔宜避开容器焊接接头。当开孔通过或邻近容器焊接接头时,则应保证在开孔中心点的2dop范围内的接头不存在有任何超标缺陷。”也就是不论开孔需不需要补强,如果焊接接头位于2dop范围内时,必须进行无损检测的。这比98版要求的范围要大了。
对于不另行补强的接管明确规定了“开孔不得位于A、B类焊接接头上”。
共参考!
作者: jinboldin 时间: 2012-3-31 12:55
本帖最后由 lizhenpeng 于 2012-4-17 08:22 编辑
150-98:若开孔直径φ500,那需要检测的范围是 以开孔圆心为中心,750mm为半径的圆内的焊接接头需要检测。
那150.4-2011 以此为例 怎样计算?我和几个朋友的意见都不同。希望你 指教一下!
(版主提示:答案参考18楼)
作者: 飞天雪 时间: 2012-3-31 13:44
jinboldin 发表于 2012-3-31 12:55
150-98:若开孔直径φ500,那需要检测的范围是 以开孔圆心为中心,750mm为半径的圆内的焊接接头需要检测。
那 ...
这属于标准解释,本人所说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如果需要详细解答还请咨询标准委员会
( 下载次数: 3,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