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化工论坛

标题: [每周议题]2011年6月28日-7月4日 [打印本页]

作者: sxtblo    时间: 2011-6-30 08:15
标题: [每周议题]2011年6月28日-7月4日
[讨论]
耐硫变换工艺操作控制要点有哪些?
注意:
1 凡参与者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请勇跃发言。
2 遵照论坛规定,请不要采用隐蔽回复的方式,否则不予评分。
作者: wsc39    时间: 2011-6-30 08:39
1.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使用时间长;2.可减少甲烷化负反应的发生;3.原料煤选择范围宽些。
作者: Johnnylee1573    时间: 2011-7-1 00:37
温度,催化剂的活性,
作者: jjlhero    时间: 2011-7-2 13:05
就现在的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带耐硫变换工艺还是有一点的问题的,首先是水汽比的问题,水汽比比较低,操作制约性比较大,其次是变换导气比较困难,原因是水汽比低,变换炉极易发生超温。再次是变换管线在平凡的导气过程腐蚀比较严重。
作者: 逸远    时间: 2011-7-3 16:41
回复 1# sxtblo    

1、由于低变炉出口温度在200℃左右,气体中携带的润滑油成分不宜挥发,而油物又是全低变是主要毒物,容易造成催化剂失活,因此加强对进口气体中油物是清除。

2、必须保证煤气中有足够的硫化氢含量,如煤气总硫含量小于150mg/m3时,应放宽半水煤气中硫化氢含量。

3、如减轻H2S对变换后各工序的工艺操作和设备的危害,必须加强变换后的二次脱硫能力。

4、在操作中要加强油分离器的排污和饱和热水塔的换水,以防油物和固体微粒带入床层。

5、严防半水煤气中O2含量超标,钴钼催化剂对O2的反应灵敏,O2含量过高,容易使低变催化剂失活和烧结。如生产中O2含量增高时,不要加大蒸汽压炉温,以避免反硫化反应的发生,而应适当减量开冷激煤气副线降低床层温度。

6、操作中要做到反应热点低,汽气比低,热点一般不超过350℃,汽气比0.3-0.4。

7、低变炉停车卸压后应关闭低变炉进出口阀。

8、短期停车后,开车时应等到低变进口温度大于150℃再并低变炉。

9、长期停车时,在开车时应打开电加热器,用煤气升温,待温度正常时再投入运行。



作者: 刘冉    时间: 2011-7-4 16:34
主要有 l炉温,水气比,废锅,
作者: 独孤无心    时间: 2011-7-10 15:59
控制要点主要有:1、炉温稳定 2、负荷稳定 3、脱盐水质稳定 4、蒸汽压力稳定 5、加强系统排污 6、控制O2含量 7、进口气体成分稳定(H2S含量) 8、稳定操作控制系统压差
作者: zhangchunning    时间: 2011-7-10 18:59
1.变换炉进口温度,2.汽气比 3.炉内温度 4.压力
作者: 鼻梁    时间: 2014-1-14 09:10
jjlhero 发表于 2011-7-2 13:05
就现在的德士古水煤浆气化带耐硫变换工艺还是有一点的问题的,首先是水汽比的问题,水汽比比较低,操作制约 ...

水汽比较低为什么容易发生超温?是因为易发生甲烷化反应吗?





欢迎光临 海川化工论坛 (https://bbs.hc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