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化工论坛
标题: 关于馏程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bhdjj 时间: 2024-11-19 11:21
标题: 关于馏程的思考
馏程——石油炼制经常看到油品指标。
对于纯的化合物,一定的外压下都有其沸点,比如1个大气压水的沸点是100℃。
而油品是复杂的碳氢混合物,不同分子结构的化合物由低到高表现为一段连续的沸点范围,称为沸程。而在规定条件下对油品进行蒸馏所得到的温度范围,就得到某一个油品的馏程。
在馏程测定时,当看到第一滴冷凝液从冷凝器的末端落下瞬间所记录的温度称为初馏点。随着蒸馏的进行,冷凝器收集到10%、50%、90%体积的馏出物时所对应的温度是油品的关键指标,需要记下来。继续蒸馏,当蒸馏烧瓶最低点的最后一滴液体气化的一瞬间观察的温度,称之为干点。虽然此时瓶内已经没有液体,你会发现蒸馏瓶顶部插着的温度计温度还会继续升高,最后开始下降,下降前的最高温度为终馏点。由于轻质油品有挥发性,最后收集到的油品一般少于样品,我们把它记为损失。当对重油进行蒸馏操作时,蒸馏烧瓶中最后会有残留,还会出现分解状态,那个温度点称为分解点。
这样,馏程试验结束后,我们一般会记录初馏点、10%、50%、90%馏出温度、终馏点(或干点)、残留量和损失量。
好了,馏程介绍完毕。那么,当第一滴冷凝液出来时对应的蒸馏烧瓶顶部的温度也就是初馏点到底代表了什么?蒸馏烧瓶里面的液体受热挥发加速,随着加热油品开始汽化,油汽流经蒸馏烧瓶顶部的插着温度计的瓶颈,侧面进入冷凝管,在冷凝管壁上“哈”出水雾,水雾凝结长大,沿着冷凝管滴落的那一刻,我们读到的温度计的读数。其实这个时候之前,蒸馏瓶内液体已经开始部分汽化,汽化的轻组分在气相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才能在后路凝成液,这个滞后性,温度计读到的初馏点其实是略高于液体里最轻组分的沸点的。
那么,当两种不同的油品混合时,它们的馏程如何变化?答案是初馏点比低的油品高,终馏点比高的油品低。尽管这是显而易见的事,道理并不简单。
亨利登场。
由于蒸馏系统中,压力为常压,系统里液面上部的气相平衡浓度和该气相在液相摩尔分数的关系遵循P=Ex,E为亨利系数。两种油品混合后,混合油轻组分的浓度一定低于混合前轻组分含量高的油,即x变小,P变小,这样,初馏点气相凝聚的时间延后,宏观表现为初馏点升高。混合油相对混合前的重油较轻,蒸馏过程中,重组分的油气分压变低,更容易蒸出来,宏观表现为终馏点降低。
作者: tqjghkfatc 时间: 2024-11-19 13:22
馏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油品从开始蒸馏到结束蒸馏的温度范围。初馏点是第一滴冷凝液出现的温度,它标志着最轻组分开始沸腾并凝结。当两种不同油品混合时,由于成分变化,轻组分浓度降低导致初馏点提高,而重组分因为相对增多且分压降低使得终馏点降低。
.
作者: zjjgongtao 时间: 2024-11-20 15:40
请问轻重组分混合后,重组分终馏点降低有公式或者规矩吗?
作者: ZXY_ZVKP 时间: 2024-11-22 06:54

作者: bhdjj 时间: 2024-11-22 09:11
有交互因子和关联式法,但是,仅仅是两种油品就已经很麻烦。业内一般都是根据不同调合比例做小样,然后得出自家的调和经验。所以,别研究公式了。
作者: wang009qian 时间: 2024-11-26 14:04
有用
欢迎光临 海川化工论坛 (https://bbs.hc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