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化工论坛
标题:
20多年前的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啊龙60
时间:
2024-7-8 07:59
标题:
20多年前的设计
做工业自控后,就离开了焦化厂,一晃已经20多年了。最近整理资料看到了我当年在某大城市的焦化厂所做的一些设计,很有感触,想分享一下——但近年来焦化技术突飞猛进,不知我当年这些“得意之作”是否还有参考价值,权当抛砖引玉吧。
当年我们厂一直没有脱硫,在筹备上脱硫时正好赶上了PDS热潮,我们也自己设计了一套用PDS作催化剂的脱硫系统。与传统脱硫设备有所区别的是我们没有采用“细高的”再生塔(没有现成的压缩空气),而是自行设计了“短粗的”再生槽——用6个自行设计的喷射器通过脱硫液吸入空气,运行(脱硫)效果很好,投资也不高,但没对运行费用进行对比分析。
我还自行设计了终冷脱萘塔——是空喷塔,循环液用螺旋版换热器冷却,在循环液里面掺混焦油以吸收萘。具体掺混方法是用齿轮泵(配变频调速以控制混入量)将焦油加入循环泵的入口;在循环槽底部的焦油靠自压流出——循环槽的容积要稍大些,使焦油能够尽量分层更换,以达到更好的洗萘效果。
现在有好多焦化厂遇到横管初冷器阻力增加的问题,由此我就想,如果在初冷的第一级(横管初冷器前)采用空喷塔(循环液掺焦油)是不是效果能更好呢——不知道设计院为什么不用这一方法,以后用了记得给我付费呀。
当时设计这个塔的梯子平台时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对于单塔,当时能借鉴的资料是:直径较大的,采用台阶直接焊接到塔身上的螺旋梯;直径较小的,就是垂直的直爬梯。而我当时突发奇想(确实没有看到类似的设计),通过扇形缓步台转角度,实现了单塔的“倾斜直梯螺旋上”。
谢谢您耐心看到这里,再见。
作者:
zhaisanming1
时间:
2024-7-8 08:16
感谢分享
作者:
于无声
时间:
2024-7-8 08:46
“倾斜直梯螺旋上”这不是增加了体力消耗嘛,
作者:
renyi7552
时间:
2024-7-17 11:26
初冷器下段加焦油早就是这样干的,只是没告诉你
作者:
啊龙60
时间:
2024-7-21 15:33
renyi7552 发表于 2024-7-17 11:26
初冷器下段加焦油早就是这样干的,只是没告诉你
谢谢回复,但我说的是空喷塔,不是横管初冷器
作者:
SDSX1988
时间:
2024-8-22 09:58
这么多年,焦化技术进展非常快!
作者:
ryn
时间:
2024-8-28 22:39
现在已经有焦化企业这么做了。
作者:
DFfyg-2019
时间:
2024-10-17 08:15
欢迎光临 海川化工论坛 (https://bbs.hc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