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化工论坛

标题: 催化解吸塔解吸气流量增加及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waiterddd1    时间: 2022-8-18 19:20
标题: 催化解吸塔解吸气流量增加及分析
我装置为催化装置,近期,因气温较高, 气体产量较大,导致吸收稳定系统负荷较大,冷却能力不足,稳定塔压力较高,回流罐不凝气调节阀开度为30-70%(正常情况应关闭),大量不凝气返回至气压机,送到吸收稳定,来回循环;为降低吸收稳定负荷,车间将预提升干气切换为预提升蒸汽,当时,效果较为明显,进吸收塔富气量、进在吸收塔贫气量下降约7000m3/h,不凝气流量也有所下降;但很快,发现解吸塔解吸气流量明显增加,由24000-26000增加至30000-32000m3/h,导致解吸气进入吸收塔,稳定塔回流罐压力升高,不凝气流量增加,又开始恶性循环。怀疑是吸收过度,降低补充吸收剂流量,无作用;
车间对解吸气和不凝气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解吸气  C2(13.86%), C3+C4(79.33%),  C5(4.31%);切换前数据;
解吸气   C2(0.68%), C3+C4(80.34%),  C5(18.97%);切换后数据
不凝气   C2(0)       ,C3+C4(98.47%),  C5(1.53%);切换后数据
解吸气和之前数据比较,C2明显降低,C3C4略有增加,C5增加明显;
请问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解吸气中C1C2组分降低,C5增加?


作者: xtvj197832    时间: 2022-8-31 02:49
解析过度,降低解析塔底温度或者提高压力
作者: chengkang    时间: 2022-9-2 10:32
解吸气中C1C2组分总量并没有减少,只不过由于C5组分增加,造成C1C2占比降低。
作者: A Just hoops    时间: 2022-9-2 15:37
解析气中C3/C4含量高,明显的解析过度,解析气中组分应该大部分为C1、C2,而不是C3、C4。你们装置干气C3含量是不是超标。解析过度以后,导致大量C3、C4重复循环,稳定塔压力高的原因是:虽然解析过度,但是由于C3、C4解析出来以后,又被吸收剂吸收,回到解析塔,变成脱乙烷汽油进入稳定塔,这时候的脱乙烷汽油富含大量的C3、C4,在稳定塔被蒸出来,导致稳定塔压力高。
操作上降低解析塔底温度,寻找合适的温度控制,提高再吸收塔顶压力,
作者: 脂砚斋门客    时间: 2022-9-29 14:50
因为原本在反应单元与吸收解吸单元循环的汽提干气停用了,所以富气中的干气总量也就减少了,吸收单元中干气的分压降低,进入到解吸单元中的干气量进一步减少。如果解吸气量不变,那么C3和C4含量自然就高。出现这种问题就先降低加工量,再来调整吸收稳定单元的操作就能很快恢复平稳,最后量力而行恢复加工量
作者: Minor_Gyw63    时间: 2022-10-15 10:20
解析塔过度解析,可以稍微撤点热源,你们的解析气温度不对吧,要调一个合适的温度哦,这才是吸收和解析的保证,保证补充吸收油的量和温度,在吸收油量和塔的压力控制好保证干气合格,C3. C4按照物料平衡的角度考虑一定是要到稳定单元分的,最终原因不是因为稳定压力高吗,稳定压力有几种控制方式在保证汽油蒸气压合格的情况下控制好塔底热源,你们不凝气都带c5了一定是热源多回流不够的原因造成的,通过稳定压控系统调节稳定塔顶换热量,有的是装置是换热器,有的是空冷,降低液态烃冷后温度达到降低压力的目的
作者: Minor_Gyw63    时间: 2022-10-15 10:32
Minor_Gyw63 发表于 2022-10-15 10:20
解析塔过度解析,可以稍微撤点热源,你们的解析气温度不对吧,要调一个合适的温度哦,这才是吸收和解析的保 ...

吸收稳定超负荷,换热不足可以从反应的层面去考虑,比如原料性质,掺渣,调节反应温度,等手段调节产品分布,降低气量生成,从而达到降低稳定单元负荷的目的




欢迎光临 海川化工论坛 (https://bbs.hc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