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化工论坛
标题:
负压精馏塔冷凝器下料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liu530014416
时间:
2022-5-25 08:35
标题:
负压精馏塔冷凝器下料设计
本帖最后由 liu530014416 于 2022-5-25 14:31 编辑
各位老师,我现在见过的设计设计有A 、B,C没有见过,问哪种设计是完美的?罐有气相管,A加拿大老外设计,我见过下料很稳,B德国设计下料一股一股的,现场冲击力声音很大,我们准备把现场改成C。
作者:
化石东
时间:
2022-5-25 08:42
谢谢分享
作者:
wycasia
时间:
2022-5-25 08:54
B是存在隐患的
作者:
威风的奥特曼。
时间:
2022-5-25 08:54
C加那跟线有必要吗?
作者:
Mr.彭
时间:
2022-5-25 10:02
平衡管呢?负压精馏没有压力平衡管,怎么下料
作者:
独孤凌云
时间:
2022-5-25 13:20
B和C都存在下料不畅的可能,尤其是B,罐的气相无法排出,怎么下料,把罐吹爆?
作者:
liu530014416
时间:
2022-5-25 14:28
画的简图,罐有气相管,B出现的现象是,下料一股一股的,好像产出了虹吸。
作者:
liu530014416
时间:
2022-5-25 14:32
Mr.彭 发表于 2022-5-25 10:02
平衡管呢?负压精馏没有压力平衡管,怎么下料
平衡管怎么设计
作者:
Mr.彭
时间:
2022-5-25 14:47
你下面那个接收罐和系统压力是不一致的,所以罐顶要增加一个平衡管接到系统内
作者:
一壶清茶_fRoaP
时间:
2022-5-25 22:29
A方案:不凝汽那里接真空吧?不凝汽管道那里接个管到接受罐。
作者:
徐鹏亮
时间:
2022-5-26 06:44
liu530014416 发表于 2022-5-25 14:32
平衡管怎么设计
平衡管就是接收罐顶与冷凝器不凝气管线的连接管
作者:
老饼干
时间:
2022-5-26 16:17
接收罐加气相管连到系统
作者:
wycasia
时间:
2022-5-27 14:41
B是一个U型管和倒U型串联,产生间断虹吸
作者:
yyong110
时间:
2022-5-28 10:16
不一定有平衡管,可能冷凝器和罐之间有10多米的位差,然后罐子是常压的。
B和A应用场合,不太一样,B是对冷凝器进行液封,冷凝后还带一部分冷却段的。真空度高的话只要下插管在罐内下插深度能始终保持液封状态,应该是不会出现间断下料的。如果液封间断性被破坏,下料就回有脉冲状态。
C管子上的抽吸口不如放在折弯向下段,做一个放大管抽,而且这个作为主要抽真空口,冷凝器上只作为不凝气抽吸口,保证冷凝效果。一定要保证罐子里的下插管液封。
作者:
人群中穿梭
时间:
2022-5-29 09:54
感觉A方案还是最优的,罐子与冷凝器之间的高度差要确保10m上,形成重力流。B方案因为有U形,容易形成液封,然后因前段负压条件下间断下料,有冲击声音;完全没有必要,C方案,感觉可以,但是可能存在一个问题:真空机组的气相组分会不会增加,物料少量的挥发损失
作者:
chen7179
时间:
2022-5-29 14:20
负压表压多少?塔高度多少?冷凝后下料管与抽真空系统直连吗?
作者:
sisism
时间:
2022-5-30 14:08
如果你标注的VT是连接真空系统的话,A标准,B运行易出问题,C熄火。
通常我设计会在冷凝器和低位槽之间增加一个中间罐,具体用途和配管自己考虑吧。
A方案确保液封高度能够克服真空,另外下料管尽可能少弯头研究出现液封,方案B、C中的液封是忌讳的。
作者:
symc
时间:
2022-5-31 10:46
这3个都不是最佳,最起码缺少了VT和料管的平衡管路……
作者:
chaiqing2011
时间:
2022-5-31 16:26
接受罐气相管未与真空系统连接,即使超过10米,自流也慢啊。C,我在小日本的流程中见过。
作者:
yyong110
时间:
2022-6-1 13:09
流速慢,只要管径匹配合适就可以。
配平衡管,涉及到设备的设计参数的变化,,包括储罐,大型储罐按真空设计成本增加很多。泵的汽蚀余量,等等。
不是所有工况都适合配平衡管,要看整体工艺设计。
这种已投产装置,加个平衡管,要换槽子,还可能要换泵。
作者:
hcer
时间:
2022-6-1 15:33
如果已经有平衡管,U型管有点多余了,再加一个连通管也可以。
作者:
疯狂的石头猪
时间:
2022-6-1 16:44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海川化工论坛 (https://bbs.hc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