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化工论坛
标题: 响水321爆炸事故发生过程推断 [打印本页]
作者: MCCC 时间: 2019-3-22 21:23
标题: 响水321爆炸事故发生过程推断
推断分析321爆炸事故发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着火):员工操作失误,或物料储存设施发生破损,或人员操作维修过程中造成了物料泄漏,遇到电气火花、焊接等点火源引发火灾;
第二阶段(小爆炸):泄漏的物料燃烧,炙烤物料储存设备,引燃了易燃易爆物料并发生了爆炸;应认为,这次爆炸应属于小规模爆炸,人员伤害较小,设备设施损坏程度较小,处于可控状态。
第三阶段(大爆炸):由于第二阶段爆炸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火焰引燃了爆炸点与易燃易爆物料罐区的可燃物料(也可能是爆炸产生的浓烟夹带着火星,顺风而下),引燃了物料罐区呼出的可燃气体,可燃气体燃烧造成了物料罐中物料快速蒸发,造成罐内压力越来越大,从而造成了某一物料罐的爆炸并燃烧,并进一步造成了物料罐区内气体罐体的爆炸。
作者: qq_“思考人生”614614 时间: 2019-3-22 21:26
还有小道消息呢
作者: CHANGBAISHI 时间: 2019-3-23 08:24
唉,,,,简直像遇到了一次空袭。对于这样的现场后果分析,,,,,简直不可思议。为什么会波及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多个爆炸点,,,,。
作者: zhu2005163 时间: 2019-3-23 08:29
首先应从工艺设计和反应风险分析,然后再考虑人为失误。冗余、容错设计是根本。
作者: hacjxjwh 时间: 2019-3-23 09:21
海恩法则说:“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这应该就是一场人祸,在严谨科学的冗余、容错设计也敌不过人为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识淡薄。看似一场偶然发生的事故,从以往该园区和该公司的斑斑劣迹,可以看出发生大的事故也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点的事了
作者: lotuscsx 时间: 2019-3-23 09:56
附近应该有视频,到时候看官方报告怎么解释!
作者: pdf1314 时间: 2019-3-23 11:02
主要是天然气站爆炸了,那个威力巨大,还有一些天然气槽车的。那些苯罐顶了就是着火,要立即爆炸很难的,烧到一定程度才爆的。
作者: liuyun001 时间: 2019-3-23 16:50
媒体采访该单位的员工时,异口同声的声称全装置停机状态。看事故现场图片和视频,感觉他们在侮辱全国人民的智商。出事故百般掩盖真像,这给事故调查带来很大的难度。静待调查组的报告。
作者: 渝琴 时间: 2019-3-23 20:30
从网上发布的消息,事故企业存在许多工艺控制方面的缺陷没有及时处理,所以,一旦现场有失误或者细小的险情,跟隐患、缺陷叠加在一起,最后大量失控的危险物料再被导火索引入事故,恶性后果就产生了
这么大的事故,原因不是一点两点。最后是怎么演变的,倒是有很多可能
作者: ZHZJJNTJSCN 时间: 2019-3-24 10:55
首先是这么剧大的风险没有辩识出来,其次是安全管理没有落到实处,有可能是小隐患造成了大事故。
作者: 明月心18 时间: 2019-3-25 11:15
还是静等事故调查报告吧,现在一切推断都是枉然
作者: 41120938 时间: 2019-3-25 12:29
看第二次爆炸像是BLEVE,贮罐一般不会有压力,几百毫巴,而且一般都是弱顶设计,会有池火,不会产生沸腾液体膨胀爆炸,可能是固废引燃天燃气贮罐或槽车造成的二次破坏惊人的爆炸,看最终报告吧,一定有可吸取的教训
作者: 金不换_OJZC 时间: 2019-3-25 13:34
希望尽快有官方解释,感觉ZF*员要被免一批
作者: nihaoakk 时间: 2019-3-25 22:33
等待结果,引以为戒
作者: ybcity 时间: 2019-3-26 10: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崔红美 时间: 2019-3-26 10:15
海因里希法则,出现这么大的事故,不管什么原因,一大批的管理者没有尽职尽责,最终受害的确是一线的人员
作者: maxkarl88 时间: 2019-3-26 11:26
感觉是危废仓库乱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物品之间发生反应导致危废库爆炸(炸出来一个百米大坑),然后引爆液化气罐、苯罐区
作者: 金不换_OJZC 时间: 2019-3-26 15:35
这么大的事故,肯定会有专家做事故还原的,到时就知道原因了。
有两个疑问:
1、如果真的是固体废物库,能量有这么大?炸将近100米的坑?那估计就是企业在这个地方非法储存了爆炸品。
2、化工事故挺多,但是死亡人数一般不会太高,因为现场状况很惨烈,出事的时候一般人都不会靠近的,但是现在伤亡人数这么多,为什么事故周边会有这么多人?
作者: 爱死笨 时间: 2019-3-27 09:35
苯胺的前半段工艺是硝化工艺,与**的工艺相似,硝化物堆积的太多了。
作者: 爱死笨 时间: 2019-3-27 09:43
气相空间爆炸很难有如此大的威力,特别是在敞开的空间,苯之类的挥发性有限,规范中的30米或60米安全距离足够用了。只有低温冷冻气体或带压球罐烧爆的事故也很多,也没有如此大的威力。只有堆积了大量猛**才有如此表现,而且不是一吨两吨。
作者: hfj9395 时间: 2019-3-28 17:44
混酸苯硝化的红水中含有硝基酚盐,酸析后产生多硝基酚,干化后敏感度极高,极易爆炸,就和**一样,比T*T还厉害。
作者: 爱死笨 时间: 2019-3-29 12:47
三***酚就是“苦味酸”,就是黄色**,即二战之前的**的主力成份,日本人称为“下濑**”,三硝甲苯就是“T*T”,不过不用三硝化这么深,一硝化,二硝化的苯系物都是**。各位可上网查。
作者: 爱死笨 时间: 2019-3-29 12:55
黄色**威力略高于T*T,火烧会爆炸,用锺子砸也会爆炸,相比之下T*T就安全的多,只有用爆炸来引爆,比如雷汞。我的搞安全朋友,从距弹坑1.1公里外的一个幼儿园的破坏程度反推爆炸威力,粗略推断大约是90多吨T*T当量
作者: 逸远 时间: 2019-3-29 14:46
违章在前,引燃后处理不当,爆炸,继续着火,失控,再爆炸......恶性事故的分析报告尚未出来,如何告慰在天之灵,惟有“我将无我,安全大于天”渗入骨髓里。
作者: 贺兰雪色 时间: 2019-3-29 15:38
静等事故调查真相,这么大的事故,隐瞒真相只能算是螳臂当车,肯定会差个水落石出
作者: 爱死笨 时间: 2019-3-29 16:10
毕竟,国内做苯胺的有许多,上次吉林双苯厂大爆炸之后,至少在安全工程领域应有足够的重视,行业内不会犯主要危险源识别不出的错误。从记者挖出的材料看,这个企业安全管理混乱(比如洗眼器无水之类的低级漏洞),极可能废料堆场是后加的,没有履行重大变更的手续(正规手续会将这些作为危化品仓库,至少有分类存放)。废料仓库堆不分类乱放,这在危化品行业,是大忌,而且还是**,极可能堆了一大堆。园区管理部门,也有明显失误,监管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欢迎光临 海川化工论坛 (https://bbs.hc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