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化工论坛

标题: 116- 羽叶分离器用于国外合成氨装置空压机排放段分离罐(KO DRUM)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luoli519    时间: 2017-9-29 17:28
标题: 116- 羽叶分离器用于国外合成氨装置空压机排放段分离罐(KO DRUM)设计
本帖最后由 luoli519 于 2020-1-4 13:34 编辑

      空气压缩机,尤其是多级空气压缩机,其级间分离罐(KO DRUM)既作为前级压缩机排放段分离罐,又作为下级压缩机入口段分离罐,其作用十分重要。而合成氨项目,则需要利用大量压缩空气作为原料气,不仅需要的空压机数量较多,技术要求也高。请大家结合自身合成氨装置空压机KO分离罐(KNOCKOUT DRUM)应用情况和分离技术进行讨论,共同提高。

作者: luoli519    时间: 2017-9-29 17:31
      我在这里以曾经手为国外某大型合成装置空气压缩机各级级间KO分离罐进行技术设计情况,抛砖引玉,与大家一同讨论提高。
作者: luoli519    时间: 2017-9-29 17:50
本帖最后由 luoli519 于 2017-9-29 17:51 编辑

       国内不少合成氨装置也有采用KBR工艺包的,也知道KBR工艺包中涉及到的空压机KO分离罐采用的是传统简易丝网分离罐。下图是KBR工艺包对空压机KO分离罐部分技术说明书:
作者: luoli519    时间: 2017-9-29 18:08
      传统的丝网分离罐,主要存在如下主要不足:
1、利用丝网相互架桥形成尺寸大小不均的“孔格”进行阻挡拦截分离,难以实现定量高效分离;
2、操作弹性空间小,稍有过载就易于产生“液泛”,进而分离效率下降明显;
3、易于被气流携带的颗粒物和粘稠物堵塞丝网内件,运行压降高;
4、易腐蚀断丝,需要定期停车维护和更换丝网内件,运行维护成本高,工作量大。
尤其对于大流量、超大流量气流工况,丝网分离罐尺寸很大,制造、运输和安装十分不便,造价高。
作者: luoli519    时间: 2017-9-29 18:12
      请大家先看一下该项目空压机一级KO分离罐工况条件:
1、O.T.: 40 Degree C;
2、O.P.: 2.302BarA;
3、气相流量:87930kg/h;
4、液体流量:3993kg/h;
5、气相组成:(mole%)
Ar, 0.875;
N2, 72.69;
O2, 19.504;
CO2, 0.028;
H2O, 6.904.
作者: luoli519    时间: 2017-9-29 18:15
再看该项目空压机二级KO分离罐(Air Compressor 2nd Stage Knockout Drum)工况条件:
1、O.T.: 40 Degree C;
2、O.P.: 6.053BarA;
3、气相流量:85838kg/h;
4、液体流量:1901kg/h;
5、气相组成:(mole%)
Ar, 0.907;
N2, 75.341;
O2, 20.215;
CO2, 0.029;
H2O, 3.508.
作者: luoli519    时间: 2017-9-29 18:18
最后,看一下该项目空压机三级KO分离罐工况条件:
1、O.T.: 40 Degree C;
2、O.P.: 16.604BarA;
3、气相流量:84604kg/h;
4、液体流量:667kg/h;
5、气相组成:(mole%)
Ar, 0.928;
N2, 77.097;
O2, 20.686;
CO2, 0.03;
H2O, 1.259.
作者: luoli519    时间: 2017-9-29 18:23
本帖最后由 luoli519 于 2023-9-27 12:28 编辑

     我方应GE油气和业主要求,提供的空压机出口KO分离器信息如下:

1、分离器类型:羽叶分离器;

2、分离内件型号:G50型羽叶分离内件组;

3、分离效率:4N级脱除5-8微米及以上尺寸液滴液沫;

4、操作弹性:15%—130%;

5、运行压降:额定工况下不超过0.1Bar;

6、抗堵塞内件组,连续运行周期不低于20年,免维护。




欢迎光临 海川化工论坛 (https://bbs.hc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